哪些上海經驗將播種天津廣東福建?
在經歷了前期不斷拉升之后,
而對于此前市場已經熱捧的天津、廣東、福建而言,明確利好是將在此三地新設三個自由貿易園區,以上海自貿區試點內容為主體,結合本地特點,充實新的試點內容。會議也要求抓緊制定新設自貿園區具體方案,并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授權調整實施相關法律規定。
而從全國層面來講,也迎來重大利好,那就是除涉及法律修訂外,在全國推廣包括投資、貿易、金融、服務業開放和事中事后監管等方面的28項改革試點經驗,在全國其他海關特殊監管區域推廣6項海關監管和檢驗檢疫制度創新措施。
上海財經大學自貿區研究院秘書長陳波說,這也就意味著上海自貿區的改革舉措,將會加速在全國復制推廣。
與此同時,在前期復制推廣的基礎上,陳波說,上海自貿區的經驗目前共形成了4種復制推廣模式。一是全國直接鋪開,比如行政體制改革;二是由點到面,比如小額外幣存款利率放開,已經由自貿區擴大到上海市;三是由點到片,比如上海自貿區的14項海關監管創新制度,由自貿區到在長江經濟帶51個海關特殊監管區域,到全國海關特殊監管區域。
“現在新的自由貿易園區出現,就實現了第四種復制推廣方式,就是由一點到多點。”陳波說,那些國家希望做但又不能全面推開的試驗,會首先從上海自貿區到其他三個自由貿易園區來進一步推廣實驗。
但毫無疑問,陳波說,上海自貿區應該是全國唯一一個全方位的、綜合性的自貿區,其他三個自由貿易園區側重點會各有不同,形成新的試點內容,這會對上海推進自貿區形成壓力,但也是加快改革的動力。
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成立一年多以來,圍繞外商投資負面清單管理、貿易便利化、金融服務業開放、完善政府監管制度等,在體制機制上進行了積極探索和創新,形成了一批可復制、可推廣的經驗做法。
已經復制推廣的改革舉措,集中在投資管理、貿易便利化、金融領域,其中投資管理方面共有13項,包括今年3月1日起,工商總局在全國推廣的注冊資本認繳制、統一營業執照樣式改革;
貿易便利化方面共有10項,包括“先進區、后報關”、區內企業貨物流轉自行運輸、加工貿易工單式核銷等。
金融領域共有4項成果,包括跨境人民幣資金集中運用等。
新聞聯播還援引商務部部長助理王受文的話稱,經過評估,下一步還有18項改革事項、5項擴大開放的事項將在全國推廣。這其中就包括允許設立股份制外資投資性公司、允許內外資企業從事游戲游藝設備生產和銷售等。
這18項改革事項、5項擴大開放的事項半年左右的時間應該可以推廣。另外也是借鑒自貿區的經驗,準備修改三資企業法,進一步完善與負面清單管理模式相適應的國家安全審查制度、事中事后監管的法律制度。
不過,根據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及的即將在全國復制推廣的28項改革試點經驗,以及在全國其他海關特殊監管區域推廣6項海關監管和檢驗檢疫制度創新措施,顯然這段時間內,上海自貿區的復制推廣又已經有了進一步的推進。
“可復制、可推廣”一直是上海自貿區改革的基本要求,